太陽軌道飛行器(左)和美國宇航局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將同時觀測太陽(藝術圖)。圖片來源:ESA/NASA
2月9日晚間,美國宇航局(NASA)和歐洲空間局(ESA)合作開發(fā)的“太陽軌道飛行器”被成功送入太空,后者將首次在太陽較高緯度為其南北兩極拍照。
太陽軌道飛行器裝載了10種儀器,將在任務第一階段進入水星軌道 。
“此前,沒有人能夠在如此近的距離拍攝太陽圖像。”負責管理磁強計儀器的倫敦帝國理工學院Helen O’Brien說,“我們應該能夠看到一些美麗的畫面。”
探測器最接近太陽時的距離將不到4200萬公里,其速度最快可達太陽自轉速度,從而可以對太陽表面某個點進行持續(xù)觀測。
O’Brien說,它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太陽與其“日光層”之間的相互作用。“弄清楚能量如何從其表面向外傳播到星際空間非常重要。”
科學家還希望利用太陽軌道飛行器找出驅動太陽風的因素。后者是指以每秒數(shù)百公里的速度離開太陽外層大氣的粒子流和等離子體,又被稱作日冕。
太陽軌道飛行器的主要科學階段將于2021年11月開啟,為期4年。如果像科學家期望的那樣,任務進入第二階段,它將首次為太陽兩極拍照。
“飛行器將逐步飛出黃道面,我們將首次看到太陽兩極。”此次任務科學家、荷蘭諾德維克歐洲空間研究與技術中心的太陽物理學家Daniel Mller說,“我們認為這是更好地了解太陽磁活動周期的關鍵。因為在11年的時間尺度上,太陽的磁極發(fā)生了變化,北極變成了南極。”ESA和NASA的尤利西斯號探測器在上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初飛越過太陽兩極,但它沒有照相機。
軌道飛行器的大多數(shù)太陽能設備安裝在40厘米厚的鈦板后面。雖然其正面將承受500攝氏度高溫,但隔熱板和真空空間可使其后方儀器的溫度保持在50攝氏度以下。
隔熱板后的儀器中包括幾個攝像頭,它們可以透過隔熱板上的小孔,前所未有地近距離拍攝太陽圖像。而飛船后部突出的4.4米長懸臂,則裝載著測量太陽風磁場的磁強計等儀器。
太陽軌道飛行器成為NASA近年來發(fā)射的第二個太陽探測器。2018年8月,NASA發(fā)射帕克太陽探測器,開啟了人類歷史上首次穿越日冕、“觸摸”太陽之旅,但它沒有裝載對太陽直接進行拍攝的攝像頭。
“兩項任務是為了研究同一門科學,但用的是不同方法。”NASA科學任務理事會太陽物理學主任Nicola Fox說,“太陽軌道飛行器將把所有的儀器都打開,帕克太陽探測器會離得很近。它們將能夠做一些非??岬暮献?。”
“未來十年將是太陽和太陽物理學研究的黃金時代。”帕克太陽探測器的項目科學家Nour Raouafi表示。(文樂樂)
來源:ohb-sweden se太陽對人類及地球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,太陽打個噴嚏,地球就要發(fā)燒。無數(shù)事例證明,地球上的異常自然災害,很多和太陽更多
2020-02-26 13:05:06